新明书院

字:
关灯 护眼
新明书院 > 金融巨擘30年 > 第6章 鳝鱼的滋味

第6章 鳝鱼的滋味


这无疑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,只是这样的买卖难以持久。
看似利润丰厚,但李景元对此并不动心。
他胸怀大志,见过浩瀚星海的人,面对黄河长江虽感慨万千,却不会过分惊叹。
不过就目前而言,这笔钱已足以让李景元大展拳脚。
接下来只需发展村里的村民帮他钓鳝鱼,货源便无忧。
至于销售,李景元并不担忧,城市里需求鳝鱼的人多的是。
他现在要做的,是扩大货源,争取让黄家村的人也加入钓鳝行列。
李景元并不惧怕他们抢生意,即使这些人有此念头,短期内也找不到销路。
别看他卖鳝鱼迅速,其他人可不会想到去医院摆摊。
他们最多去市场,但市场上的人都清楚鳝鱼不易售卖。
“我们采购的量会不会过大?卖不出去岂不是血本无归,刚赚的钱就打水漂了。”
这次赚了五百多元,可李景元几乎全投入了,这让李四暗自咋舌。
“四儿,你还年轻,相信我,我说能赚钱就一定能赚钱。如此谨小慎微,赚不了大钱。你想治病,就得跟我好好干。”
李四原本犹豫,听此言立刻坚定了决心。矿场虽赚钱,却是拿命换的。
李四不愿再回矿场,不如跟着李景元放手一搏。
况且他确实有病,急需医治。这些年在矿场虽挣了些,但治病还远远不够。
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李景元身上。
“放心,兄弟我不会害你的。”
李景元自然看穿了李四的心思,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中。若连这点事都处理不好,那他就太无能了。
他在未来能闯出名堂,更何况在这个时代。
不再像初来乍到时的迷茫,现在的李景元有些激动。对他来说,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。
他有信心重现前世的辉煌。
或许在这个时代,他李景元的名字也能留下印记。
"来吧,我们现在回去,继续完善捕捉鳝鱼的工具,紧接着就是丰收的时刻,有了资本我们就能拓展更多业务。"
李四在李景元眼中就像个得力助手,李景元日后成功绝不会忘记他的贡献。
"行,我听从忠哥的安排。"
他们再次购置了一些捕鳝工具,返回了村庄。
而李家村的村民们,在李景元的教导下已经开始尝试捕捉鳝鱼。
他们投入极大热情,一条接一条的鳝鱼被他们捕获。
然而他们心中仍存疑虑,生怕李景元的计划是个陷阱,捕了这么多鳝鱼,如果卖不出去损失惨重。
但这些顾虑在李景元心中根本不值一提。
……
另一边,购买鳝鱼的女士名叫周月娥,她是几家餐厅的老板。
在城市里有些知名度,这次是因为她女儿坐月子,所以才购买了鳝鱼。
品尝过鳝鱼的美味后,周月娥把剩余的鳝鱼带到了餐厅。
她打算将鳝鱼烹饪成佳肴,邀请几位好友一同品尝。
她的朋友们肯定从未尝过这道菜,这个时代的人总是对新奇食物充满好奇。
周月娥也不例外。
然而,餐厅的厨师对此表示怀疑。
"周总,这玩意儿能做成美食吗?我以前也尝过,满口的腥气,做成菜应该不太好吧?"
"李师傅放心,这鳝鱼的味道其实很棒,你之前觉得不好吃,可能是烹饪方法不对。我得到了一份秘方,你照着秘方做就行了。"
在90年代初期,厨师的地位颇高,基本上是自己吃饱,全家无忧。
但周月娥的话,厨师并不完全信服,这东西怎么可能好吃,光是闻着就有股腥味。
更别提吃了。
肯定难以下咽,不知为何会有人想到吃这东西。
他不知道李景元有去腥的本事,去腥后的鳝鱼味道截然不同。
李师傅烹制鳝鱼的同时,周月娥也没闲着。
她邀请了几位好友一起来品尝鳝鱼。
周月娥的朋友都不是等闲之辈,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。
否则也没有资格与周月娥交往。
她们都是富有的太太,其中一位的丈夫在县城担任不小的职务,相当体面。
"月娥,有什么好东西,竟然特意把我们叫来?"
"急什么,这东西我保证你们从没尝过。"
周月娥故弄玄虚,挑动着大家的好奇心。
"你们先在这稍等,我先给我女儿送点吃的过去。"
在享受美食的同时,周月娥也没忘记女儿,毕竟这鳝鱼是专门为女儿买的,起初还有些疑虑。
但现在她相信了李景元的承诺。
"神秘兮兮的,难道真的有什么特别的美食?"
"还能有什么新鲜事呢,恐怕不过是重复过去的经历罢了,我们还没尝过的美食又有多少呢?"
这些人背景深厚,在这座小城里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,没见过的稀罕物实在不多。周月娥的言论并未引起大家过多的关注。
另一边,李景元收购了李家村村民捕获的鳝鱼,但他并未立即付款,毕竟目前手头并不宽裕。得等这批鳝鱼卖出后再支付款项。
"李景元,你可别糊弄我们,如果这鳝鱼销路不佳,你在李家村的日子可就难过了!"
李家村的村民们并非易于受骗之人,若非知晓李景元的底细,他们也不会任由李景元轻易拿走鳝鱼而不付钱。
尽管众人皆知李景元嗜赌,但谈及金钱,他们仍选择跟随李景元一搏。
在这个时代,赚钱看似易如反掌,但对某些人而言,实则困难重重,关键在于如何运作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