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明书院

字:
关灯 护眼
新明书院 > 年代:梦入神机他开了挂 > 第185章 重阳

第185章 重阳


九九重阳、今又重阳。
一九七七年重阳节的时候,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,重阳节自然也就不怎么受重视。
登高望远、饮茶赏菊,这样的活动是没有的。家里能吃上一顿好饭就不错了。
赵振东的姥爷清早起来,把阳历牌上昨天的一页给撕下来了,然后新的一页就露出来了。
老爷子看着阳历牌上面的三个红字,笑了,重阳节了!
东北十月份的清晨还是挺冷的,老爷子也不上外面溜达了,就坐在炕头上,习惯性的把收音机打开了。
一阵雄壮的乐曲声过后,就是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时间。
播音员清脆悦耳的声音播报: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,《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》。
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!
千军万马将要汇聚在一起,努力攀登新的高峰。就是看看谁能闯过独木桥,鲤鱼跳龙门!
老爷子听完了新闻节目,就按压住内心的激动,背着手,溜溜达达的出来了。
溜达到前院,就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正在晨练的赵振东。
多好的孩子,心地善良、和睦兄弟、孝敬父母,长得又高大英俊,一举一动都充满了少年人蓬勃向上的力量。
等到赵振东的锻炼暂停的时候,老爷子说道:“小柱子,过来一下,姥爷和你说点事儿。”
赵振东知道他姥爷要说的是什么,就走过去,说:“姥爷,咱们进屋说吧,外面怪冷的。”
外面确实是不暖和,不适合长谈。
祖孙二人进了屋,在客厅里面坐下,赵长盛和张桂香也出来了,他们也有早晨听广播的习惯。
这个时代的人都有这个习惯。即使是你家没有收音机,外面也有广播喇叭。
老爷子和赵长盛、张桂香的神情都有些严肃。
赵振东的姥爷是山东人,山东那个地方文风鼎盛,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视科举考试,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!
科举考试就是他们留在骨子的东西,是他们的天、他们的地,是他们的生命和空气。
即使是农家子,也有一颗通过科举向上的心。
通过了科举考试,从此就官民两途了!
这个时代考大学,也和在早差不多,大学毕业就是国家干部了,是国家的人了,体制内的了。
二十三级、二十四级,大概就是九品和从九品的官员了。叫人如何不激动。
老爷子说:“小柱子,今天早晨的新闻你听见了吧?你跟姥爷说说,你有什么想法?”
赵长盛和张桂香也神情紧张的看着他们的老儿子。
赵振东说:“姥爷,爸,妈,我暂时还不想考大学,时间太紧了,只有一个多月的复习时间,而且我也没念过高中,现在去报名,估计也考不上。”
赵振东的姥爷和爸妈都松了一口气,只要孩子愿意去考大学就行,没上过高中不要紧,再学习一两年呗!小柱子那么聪明,只要肯努力,一定可以考上大学的!
张桂香说:“柱子,从今天起,家里的事情你就不要操心了,妈手里的钱,足够咱们家生活的了。你就好好念书,争取明后年给妈考上一个大学!”
赵长盛说:“对!你以后别操心了,也别可哪跑了,小宝和小雪再缠着你讲故事,你也别搭理他们俩。你就在你自己的屋子里面好好念书,一天三顿饭,爸给你送屋里去!”
赵振东目瞪口呆,这不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嘛!
他根本就不想考大学,大学生活他也不是没过过,一点意思都没有!
这个年代的大学生,不说他们的年龄有多大和多小,就说他们学习的劲头,赵振东也受不了。
食堂、教室、图书馆和宿舍,周而复始的循环四年啊!没有娱乐也不许搞对象,当然也没有人跟你搞。
你考上了大学,你敢不学习?你敢请假不上课?你试试!不说学校允不允许,就是你同宿舍的同学都得鄙视死你。你根本就不知道他们那个时候的思想觉悟有多高!
别说你家是当官的,也别说你有多少钱。当官的家庭多个啥?有钱的你又多个什么玩意儿?
他们这些年打倒的当权派和资本家,多如过江之鲫,他们不但把他们打倒了,他们还踏上了一万只脚!你说说你多啥?
赵振东多啥?他去上大学,挑战一下自我?挑战一下那些身经百战的同学?可拉倒吧!
没事儿躲在家里赚点钱,享受一下自由自在的生活就挺好。可别去找那个刺激。
这个时候的学校,条件相当简陋,住宿的条件也不好。宿舍楼又老又旧,一个寝室八个人,上下铺,木板床。
一个楼层一个水房,外间是洗漱的地方,两趟大水泥槽子,两排水龙头。里间是厕所,一排木头门,里面是一条水泥沟。还有一溜小便池子。
厕所不堵还好,一堵就水漫金山,连累少林。这个生活条件,赵振东已经享受不了了。
赵振东之所以说他暂时不想考大学,是因为他不想让姥爷和爸妈失望,他想慢慢来,一点点的形势就变了,考大学就不那么重要了。
现在看起来有点不太好,都要被关起来送三顿饭了。
“姥爷,爸、妈,考大学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,也不用太着急。我估计这几天想要参加考大学的人一定很多、很着急。以后肯定会有人办辅导班的,到时候我去上辅导班,跟着老师学习。
一个人在家闭门不出肯定不行,再说我现在也没有书,等我买着书再学习也不迟。”
赵振东的姥爷点点头,这几句话他赞同,想要参加科举考试,没有名师指路肯定是不会有好成绩的,考大学也是一样的道理。
再说没有书能学什么?哪个读书人的家里能没有书?
老爷子说:“长盛,桂香,把家里的孩子们叫回来,发动他们赶紧去给柱子买书,告诉他们不要怕花钱,买书的钱我出。几百块钱我还是拿的出来的。”
张桂香当然不会让她爹出钱买书了,几本书才能用多少钱。
不过发动群众去买书,可真的是很有必要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